UG模具设计全科班
培训内容:
1.UG造型实战:二维草绘、任意实体建模、成型特征,布尔运算、产品组合装配,工输出程图;能熟练应用UG对机械产品进行三维设计,并能组合装配产品模型,熟练掌握UG导入及输出数据转换,实现软件互通,大限度节约生产效率
2.UG高级实战:高级曲线、基本曲线、高级曲面、通过网格,修建的骗体,工业造型曲面设计;能熟练应用UG设计高级曲面,并能绘制高级曲线,添加基本曲面等方法对复杂曲面进行修补,完成曲面光滑度符合产品需求
3.UG工艺编程:平面铣、腔铣、曲面铣,刻字、钻孔;固定轴、拆电极、后处理;熟练掌握UG编程的操作方法,根据产品的不同,选择恰当的切削方式,优化刀路轨迹,令G代码大幅度节省机床的生产效率
4.UG模具设计:注塑模设计、半自动及手动分模、模架建立、浇口设计、流道设计、冷却系统设计、滑块、顶针标准件设计、模腔设计、物料清单、模架工程图;能熟练运用UG对已设计成型的零件进行分模,制作对应的模具型腔、型芯,生成产品模具零件,并将生成的零件输出成模架工程图
5.培训目标:CAD识图UG复杂曲面产品设计,利用UG编程模块生成G代码;完全掌握UG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成型的工艺流程及核心技术要求及UG编程的刀路优化,提高成产效率
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塑料注射成型技术,其原理是利用高压气体在塑件内部产生中空截面,利用气体保压代替塑料注射保压,消除制品缩痕,完成注射成型过程。气体辅助注塑成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塑料熔体注射、气体注射、气体保压三个阶段。
根据熔体注射量的不同,又分为短射和满射两种方式,在短射方式中,气体首先推动熔体充满型腔,然后保压;在满射方式中,气体只起保压作用。
气体辅助注塑技术的优点主要有:
解决制件表面缩痕问题,能够大大提高制件的表面质量。
局部加气道增厚可增加制件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,并降低制品内应力,减少翘曲变形。
节约原材料,**可达40%~50%。
简化制品和模具设计,降低模具加工难度。
降低模腔压力,减小锁模力,延长模具寿命。
冷却加快,生产周期缩短。
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与普通注塑成型工艺相比,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,被誉为注塑成型工艺的一次革命,在家电、汽车、家具、日常用品等几乎所有塑料制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在家电领域,电视机壳特别是大屏幕彩电前壳是**早也是**广泛采用气辅注塑成型技术的制品之一。
气辅制品和模具设计基本原则:
设计时先考虑哪些壁厚处需要掏空,哪些表面的缩痕需要消除,再考虑如何连接这些部位成为气道。
大的结构件:全面打薄,局部加厚为气道。
气道应依循主要的料流方向均衡地配置到整个模腔上,同时应避免闭路式气道。
气道的截面形状应接近圆形以使气体流动顺畅;气道的截面大小要合适,气道太小可能引起气体渗透,气道太大则会引起熔接痕或者气穴。
气道应延伸到**后充填区域(一般在非外观面上),但不需延伸到型腔边缘。
主气道应尽量简单,分支气道长度尽量相等,支气道末端可逐步缩小,以阻止气体加速。
气道能直则不弯(弯越少越好),气道转角处应采用较大的圆角半径。
对于多腔模具,每个型腔都需由独立的气嘴供气。
若有可能,不让气体的推进有第二种选择。
气体应局限于气道内,并穿透到气道的末端。
精确的型腔尺寸非常重要。
制品各部分匀称的冷却非常重要。
采用浇口进气时,流动的平衡性对均匀的气体穿透非常重要。
准确的熔胶注射量非常重要,每次注射量误差不应超过0.5%。
在**后充填处设置溢料井,可促进气体穿透,增加气道掏空率,消除迟滞痕,稳定制品品质。而在型腔和溢料井之间加设阀浇口,可确保**后充填发生在溢料井内。
气嘴进气时,小浇口可防止气体倒流入浇道。
进浇口可置于薄壁处,并且和进气口保持30mm以上的距离,以避免气体渗透和倒流。
气嘴应置于厚壁处,并位于离**后充填处**远的地方。
气嘴出气口方向应尽量和料流方向一致。
保持熔胶流动前沿以均衡速度推进,同时避免形成V字型熔胶流动前沿。
采用缺料注射时,进气前未充填的型腔体积以不超过气道总体积的一半为准。
采用满料注射时,应参照塑料的压力、比容和温度关系图,使气道总体积的一半约等于型腔内塑料的体积收缩量。